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严岩; 朱捷缘; 卢慧婷; 王慧芳; 唐立娜
刊名生态学报
2018-12-23
卷号38期号:24页码:9001-9011
关键词汶川地震 生态系统健康 生态系统服务 VOR模型 恢复期
英文摘要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破坏。为了解震后区域生态系统恢复情况,从而为震区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遥感数据研究了四川省汶川地震重灾区39区县2010—2015年的生态系统类型及活力变化,并运用In VEST模型评估了震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最后基于VOR模型并耦合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了震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震区湿地和城镇面积有所增加,植被和农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是Ⅹ—Ⅺ地震烈度等级区域内森林面积增加1309.77 hm2;震区生态系统活力均值明显上升,Ⅹ—Ⅺ地震烈度级别区生态系统活力增幅最明显,分别为14.84%、12.47%;水源涵养能力稍有降低,减幅0.46%,土壤保持服务增幅1.26%,生境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均值有小幅度提升,从0.6761上升到0.6853,增幅1.36%,Ⅹ—Ⅺ地震烈度级别区EHI增幅比其他地区明显,增幅分别为4.01%、3.48%,表明受灾最严重的地区生态恢复比较显著。但是,由于震区重建开发导致局部区域如宝兴、汉源、石棉、涪城、广汉、汶川西北部和震区北部部分区域EHI下降。未来应继续保持Ⅹ—Ⅺ地震烈度级别区良好的生态恢复趋势,同时也要重视震区中部平原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南部、北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空间保护工作,维持震区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39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严岩,朱捷缘,卢慧婷,等. 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生态学报,2018,38(24):9001-9011.
APA 严岩,朱捷缘,卢慧婷,王慧芳,&唐立娜.(2018).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学报,38(24),9001-9011.
MLA 严岩,et al."汶川地震重灾区恢复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学报 38.24(2018):9001-9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