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沿岸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郑华; 肖洋; 张路; 张丽云; 肖燚; 欧阳志云
刊名生态学报
2017-10-18
卷号38期号:03页码:909-916
关键词渤海沿岸湿地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变化特征 InVEST模型
英文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干扰和破坏。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的人口经济快速增长、资源需求进一步增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尺度上评估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对于科学认识和合理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渤海沿岸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InVEST模型,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评价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渤海沿岸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以水库坑塘为主,其次为草本沼泽。在2000—2010年期间,渤海沿岸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几乎不变,主要为草本沼泽和水库坑塘之间的转换。(2)湿地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中部、渤海湾东南部和莱州湾西北部。由于城市化进展的加快,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强,近10年来,渤海沿岸湿地生境质量逐渐降低,生物多样性呈退化趋势。频繁的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应多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3)生物多样性变化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渤海湾东南部和莱州湾西北部。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渤海湾的中北部。在渤海湾东南部和莱州湾西北部的变化热点区内,生物多样性呈改善趋势,说明有效的生态系统转换和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可以实现发展与保护共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026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华,肖洋,张路,等. 渤海沿岸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7,38(03):909-916.
APA 郑华,肖洋,张路,张丽云,肖燚,&欧阳志云.(2017).渤海沿岸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生态学报,38(03),909-916.
MLA 郑华,et al."渤海沿岸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38.03(2017):909-9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