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横断山区亚高山森林格局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石松林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刘国华
关键词高山树线 森林生长 树轮生态学 Alpine Tree-line 气候变化 Forest Growth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endrochronology Climate Change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其他题名Dynamics of subalpine forest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o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西南横断山区亚高山分布着大量的原始森林,其森林类型多样,是世界上针 叶树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较少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 是研究自然条件下森林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近几十年来,该区 域经历了明显的变暖趋势,特别是高海拔区域,升温速率更快,可能会对森林产 生影响;然而,我们对亚高山森林生长和群落时空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注较 少。本文采用树木年轮学和群落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样地、局地和区域尺度 上揭示了亚高山森林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在样地尺度上,以一条完整的岷江 冷杉(Abies faxoniana)林 30米×1910米的样带(从河谷到树线)为例,揭示了 过去 200年以来群落结构动态和各优势种群分布范围沿海拔变化历史及其对气 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 3个 40米×300米的不同坡向(NW、NE和 SE)的树线交 错带样地为例,揭示了过去 200年以来树线群落结构动态、树线位置和各优势种 群物种线位置的变化历史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在局地尺度上,以卧龙地 区主要的亚高山森林为对象,评估了物种、海拔、地形和树龄等非气候因素对气 候—树木生长之间关系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揭示了整个区域亚高山针叶林生 长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 1、自 1980s以来,横断山亚高山区域经历了显著的变暖趋势,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最低温度和年平均最高温度的上升速率分别为 0.400、0.399和 0.555℃/10a, 而降雨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低、中、高海拔区域的增温速率分别为 0.540、0.391 和 0.376℃/10a;呈现出明显的海拔分异格局。 2、在过去 200年以来,海拔梯度(海拔 2970-3824米)上岷江冷杉林群落 结构与组成发了显著变化,其中岷江冷杉种群分布范围基本保持稳定,而林下的 糙皮桦(Betula utilis)、大叶金顶杜鹃(Rhododendron faberi subsp. pratti)、无柄 杜鹃(Rhododendron watsonii)和绒毛杜鹃(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等种群 分布范围均发生了显著扩张现象,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糙皮桦种群。 3、过去 200年以来,三个不同坡向(NW、NE和 SE)的树线位置均发生了 显著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是 NE坡,暗示了树线位置向上爬升的速度与坡 向有明显的关系。只有 NE样地内的岷江种群分布范围表现出显著扩张的现象, 而其它两个坡向的样地物种线位置基本保持稳定。相比岷江冷杉种群,其林下的 糙皮桦、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微毛樱桃(Cerasus clarofolia)和大叶金 顶杜鹃等种群的物种线位置发生了更为迅速的移动,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糙皮 桦种群。 4、自 1980s以来,样带内各海拔以及三个树线样地内的岷江冷杉更新均出 现显著增加的现象,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揭示气候变暖可能是驱动种群密度 增加的主要因子。然而,各海拔岷江冷杉更新的数量却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别,高 海拔区域(3600-3800米)更新数量显著高于其它海拔区域,暗示了群落内种间、 种内关系等生物因子及其它非气候因子也会对更新产生一定的影响。 5、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物种、海拔、地形和林龄 差异;针叶树种比落叶阔叶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随着海拔的升高, 岷江冷杉林的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性逐渐增加;阴坡比阳坡的岷江冷杉林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林龄较大比较小的森林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 敏感。 6、气候变暖驱动着横断山区亚高山针叶林生长加速;对气候变化响应高敏 感性与高海拔区域较高的增温速率是引起高海拔比低海拔区域针叶林生长速率 更快的主要原因。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68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石松林. 横断山区亚高山森林格局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