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对特辛基苯酚及 p,p׳-DDE与典型激素受体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
作者朱婧涵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张爱茜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亚型 雄激素受体突变体 内分泌干扰物 分子动力学 Estrogen Receptor Subtype Androgen Receptor Mutant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Mm-gbsa
其他题名Theoretical Study on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PTOP/p,p׳-DDE and Typical Hormone Receptors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英文摘要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从区域 性、范围小的污染问题逐渐变成了危害不可预见、过程不可逆、规模全球化的环 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例如全球变暖、酸雨、水资源危机、土 地荒漠化和有毒化学品污染等。其中,一类长期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产生不良影 响却曾长期被忽视的污染因素—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已经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与重视。EDC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通过饮 食摄入、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发生生物积累,能够模拟天然激素来 破坏机体内分泌等系统的调节功能,对机体的内分泌、生殖等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的环境污染物。EDCs与人类的一些疾病密切相关,现已成为环境科学、毒理学、 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许多研究表明,EDCs能够与激素受体家族成员相互作用,破坏正常的天然 激素代谢,干扰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发生异常转录激活或抑制,进而影响受体蛋白 所介导的正常生理过程,以痕量便可对人体和野生动物产生巨大的危害。本论文 选择两种典型的 EDCs,即对特辛基苯酚(4-tert-octylphenol, PTOP)和 1,1-二氯-2,2- 双(对氯苯基)乙烯(p,p׳-DDE)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两种亚型(ERα, ERβ)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的两种突变体 (H874Y, T877A)作为目标受体,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 MM-GBSA方法,开展 EDCs拟雌/雄激素效应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以上研究可有助于人们从原子层面 理解 EDCs影响人体典型激素受体介导生理过程的干扰机制,认识亚型差异所致 生物学效应组织/器官差异的结构基础,理解同一污染物经由同一种受体所致毒 性的人群敏感性不同的分子机制,为 EDCs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和方法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对特辛基苯酚干扰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介导生物学效应的结构基础 PTOP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拟雌激素,它能够经由作用于 ER的两种亚型(ERα 和 ERβ)产生拟雌激素效应,但却对 ERβ表现出更强的结合活性。目前,PTOP 对 ER在分子层面的干扰机制及其对 ERβ的选择性结合机制尚不清楚。实验采用 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并结合 MM-GBSA方法,以内源性激素雌二醇 E2为 对照,对 PTOP与 ER两种亚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范德华作用是维持 PTOP与 ER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极性相互作用的差异是导致 PTOP与 ERβ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主要原因。与 E2相比较,PTOP与 ER口袋之 间缺乏氢键稳定二者的结合,造成 PTOP比 E2的结合活性低。MM-GBSA的结 果确定了 PTOP与 ER结合的重要氨基酸,其中 ERα的 L346(ERβ中的相应残 基编号为 L298)、A350(302)、L387(339)、L391(343)和 F404(356)对识别与结合 小分子尤为重要。 (2)p,p'-DDE活化雄激素受体突变体 H874Y和 T877A的分子机制 p,p'-DDE是一种已知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已有研究证实 p,p'-DDE可经由 作用于 AR两种天然突变体 H874Y和 T877A产生拟雄激素效应,并对 H874Y 表现出更强的结合活性,但目前关于 p,p'-DDE活化 H874Y和 T877A的分子机 制及其转录活化性能差异的结构基础缺乏原子层面的认识。本研究联用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与 MM-GBSA方法,以内源性激素二氢睾酮 DHT作为对照,对 p,p'-DDE与两种突变体的相互作用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范德华 相互作用是维持 p,p'-DDE与 AR两种突变体结合的主要驱动力。溶剂化作用的 差异是导致 p,p'-DDE对 H874Y表现出较高亲和性的主要原因,H874Y结合口袋 与 p,p'-DDE的结构匹配度优于与 T877A。与 DHT相比较,范德华作用与静电相 互作用的差异是造成 p,p'-DDE比 DHT结合活性低的主要原因;p,p'-DDE与 AR 突变体之间缺乏氢键稳定二者的结合,造成 p,p'-DDE比 DHT的结合活性低。计 算模拟亦指出了 p,p'-DDE与突变体结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氨基酸主要 为疏水性残基,其中 L704、M745、L873对结合有非常显著的能量贡献。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3876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婧涵. 对特辛基苯酚及 p,p׳-DDE与典型激素受体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