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
梁楚涛1; 姚旭2; 薛萐1,2; 王国梁1,2; 刘国彬1,2; 景航2
刊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
卷号15期号:1页码:113-120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 活性有机碳 油松人工林 皆伐 土壤有机碳
英文摘要

团聚体中的活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改善以及碳库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皆伐后土壤团聚体活性
有机碳的分布状况,本实验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油松林为对象,以未皆伐人工油松林为对照,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研
究皆伐后不同恢复植被群落( 幼林、撂荒、灌木) 地表0 ~ 20 cm 层土壤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 研究区土壤以大团聚体( > 250 μm) 为主,自然恢复的灌木地以及撂荒地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显著增加( P <
0. 05) 。2) 有机碳质量分数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增加,大团聚体是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场所,并且自然恢复的灌木
地团聚体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3) 研究区油松林团聚体低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 中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 高活
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团聚体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大于微团聚体。研究表明,皆伐会造成团聚体有机碳趋于活化,
其中自然恢复的灌木地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大团聚体中的高活性有机碳能更好
地预测土壤碳库变化。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433]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楚涛,姚旭,薛萐,等. 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15(1):113-120.
APA 梁楚涛,姚旭,薛萐,王国梁,刘国彬,&景航.(2017).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5(1),113-120.
MLA 梁楚涛,et al."恢复措施对皆伐油松林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区松峪沟流域为例".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5.1(2017):113-1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