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父母心理灵活性、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儿童依恋的关系研
作者吴婷
答辩日期2017-10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导师祝卓宏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依恋关系 心理灵活性 养育心理灵活性 中介效应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parental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attachment of children
学位专业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英文摘要

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PF)指个体能有意识地接触当下所处的外在情境,同时能有意识地觉察当下的内在心境(比如情绪、记忆、想法、动机等一切心理活动),最终在个人价值方向的清晰指引下,灵活地采取行动的能力。在养育情境下父母的心理灵活性称为养育心理灵活性(parental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PPF。养育心理灵活性是指父母在养育儿童过程中,接纳自己对于儿童的负性想法、情绪以及冲动,仍然保持有效的养育行为的能力。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养育行为,通过与儿童的互动产生依恋C attachment style ) ,’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是本研究极其关注的。

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父母自身的心理灵活性和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儿童依恋的影响,以及养育心理灵活性在二者间发挥的作用。

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PPFQ )、幼儿依恋关系问卷,对129组2}<7周岁的儿童父母施测。

研究问题一采用AAQ-II和PPFQ,考察了父母的心理灵活性对其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影响。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研究问题二和研究问题三采用AAQ-II, PPFQ和幼儿依恋关系量表,分别考察了父母的心理灵活性和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儿童依恋的影响、父母的养育心理灵活性在心理灵活性和儿童依恋之间的中介作用。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中介变量检验。

结果:

第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心理灵活性对其养育心理灵活性及三个维度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6-0.55 9 P<0.01)。母亲的心理灵活性对其养育心理灵活性、认知解离维度及接纳维度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0.43一0.63, P<0.001)。

第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发现,父亲的心理灵活性与儿童的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γ=-0.200、-0.258, P<0.05),其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儿童的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γ=-271、-0.475, P<0.05 );母亲的心理灵活性与儿童的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γ=-0.176, -0.188,P<0.05 ),其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儿童的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 (γ=-371、-0.329,P<0.05)。

第三,父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在父亲心理灵活性和父子的逃避混乱依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LLCI=-0.02199 ULCI=-0.0087),且中介效应大小为-0.0145。母亲养育心理灵活性在母子依恋的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上均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LLCI=-0.0236, ULCI=-0.0068 ) vs. C LLCI=-0.0171, ULCI=-0.0039 )],中介效应大小为(-0.0144,-0.0196 )。

结论:

第一,父母自身的心理灵活性越高,其养育心理灵活性也越高。

第二,父母的心理灵活性及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儿童的不安全依恋越低。

第三,父母心理灵活性通过养育心理灵活性影响儿童不安全依恋。

语种中文
页码5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8427]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婷. 父母心理灵活性、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儿童依恋的关系研[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