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典型荒漠植被同化枝叶绿素含量的定量遥感
作者张思楠
答辩日期201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王权 ; 李兰海
关键词同化枝 叶绿素含量 辐射传输模型 Prospect 高光谱指数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英文摘要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动态监测是理解荒漠生态系统特定的碳循环过程及其生态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定量遥感的方法能快速无损地获取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信息,是植被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而对于荒漠植被叶绿素含量的定量遥感研究还比较少。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作为两种代表性的荒漠植被物种,都具有独特的旱生结构,叶片严重退化并形成独特的“同化器官”,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动态监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采用了辐射传输模型和光谱指数两种定量遥感的手段对这两种代表性的荒漠植被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提取。 对于中亚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之一的多枝柽柳同化枝叶绿素含量的反演结果表明未经校正的辐射传输模型PROSPECT-4模型在反演多枝柽柳同化枝叶绿素含量上表现较差,精度很低。而相比之下,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校正后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演柽柳同化枝叶绿素含量,其决定系数(R2)为0.47,均方根误差(RMSE)为28.79 mg/m2,而实测叶绿素的变化范围在57.37-202.27 mg/m2之间。十折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为26.19 mg/m2,与校正模型的RMSE相近,因此模型校正并不存在过度拟合现象。本研究进一步测试了参与模型校正的数据比例以及重复次数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除了PROSPECT模型本质上的缺陷以外,其在模型校正后反演多枝柽柳同化枝叶绿素含量的精度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不失为高光谱遥感调查荒漠植被叶绿素含量的可行方法。 本研究进一步收集了86种可用于估算叶绿素的植被指数,并测试了其在梭梭和多枝柽柳数据上的表现,这些指数在梭梭数据中的表现较差,虽然在多枝柽柳数据中表现相对更好,但仍然不足以用来进行同化枝叶绿素含量的估算。对此,本研究分别用梭梭和多枝柽柳的实测光谱对10种类型的光谱指数进行波段组合搜索,找出了能在各自数据库中表现最好的4种指数,分别是适用于梭梭同化枝的指数R720/R1165和(D690-D1475)/(D690+D1475),适用于多枝柽柳的指数(R600-R1630)/(R600+R1630)和D540/D1690。经数据检验发现,基于一阶导数的光谱指数的表现要比原始光谱指数更稳定。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自然地理学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4636]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思楠. 典型荒漠植被同化枝叶绿素含量的定量遥感[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