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2年天山博格达峰冰川湖泊群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C]
贾洋; 陈曦; 李均力; 曹良中; 张伟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
2013
会议地点上海
关键词冰川湖泊 遥感技术 面积变化 气候变化 时间序列
英文摘要冰川湖泊是由于冰川活动或者退缩产生的融水在冰川前部或者侧部汇集而成。可分为冰川终碛湖(冰碛阻塞湖)、冰川阻塞湖、冰斗湖和冰蚀槽谷湖。冰川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天山山脉亦有大量冰川湖分布,天山山地地貌过程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常年积雪和冰川作用带。据统计,天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位于海拔2600~2700米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并保留了多种冰川侵蚀地形,最终形成冰川湖泊。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正逐年退缩,随之引起的冰川湖泊变化明显,但静态和孤立的研究冰湖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冰湖信息的需求。本文基于1990年到2012年间多期遥感影像,结合多种气象数据,研究天山博格达峰及周边区域冰川与湖泊20年来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区域位于中国新疆天山中段,地处南北疆的交界处,平均海拔4000多米,常年覆盖大面积积雪,冰川,并且分布了若干个冰川湖泊,它们大多是冰期前的构造谷地,在冰期时受冰川强烈挖蚀,形成宽坦槽谷,冰退时,槽谷受冰碛垄阻塞形成长条形湖泊,属于冰川终碛湖。如博格达峰北坡的新疆天池。文章利用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技术手段,对新疆天山博格达峰地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来,天山博格达峰地区冰川湖泊面积不断增大,冰川湖泊数目整体增多,博格达峰冰川面积明显减小,冰川覆盖区域边缘不断萎缩,冰川面积与冰川湖泊面积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结合气象数据,该地区近二十年来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都有所增加,表明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加速融化,冰湖面积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小湖泊变化更明显。与此同时,湖泊的逐年变化加速了内陆流域水循环过程,对天山南北地区的气候以及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产生反作用影响。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博格达地区各个冰川湖泊的面积变化情况随着其空间位置分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冰川湖泊的面积总量呈增长态势。通过对1990到2012年间天山中段博格达山地区冰湖面积的变化分析,证明长时间序列的冰湖变化会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新疆南北地区各自不同且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说,天山山脉的冰湖变化现象会有加剧新疆南北地区气候差异的可能性。
资助机构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
会议录出版者万方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708]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_荒漠环境研究室
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3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洋,陈曦,李均力,等. 1990~2012年天山博格达峰冰川湖泊群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C][C]. 见:. 上海.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