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碳循环模式初步研究
作者陈四清
答辩日期1999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导师周光胜
关键词大针茅草原 碳循环 模式 土壤呼吸 凋落物分解
其他题名A Preliminary Simulating Study on the Carbon Cycle of the Stipa Grandis Steppe in Inner Mongolia
学位专业植物生态学
英文摘要本文综述了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及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理论、方法、最新进展及主要成果。根据碱液吸收法对大针茅草原整个生长季土壤呼吸和地表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季节动态,并比较了二者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共同的CO2排放量的贡献。探讨了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与各种生物因子、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的协同作用;建立了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CO2释放速率与各种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及与它们的协同效应的回归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估算了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CO2年排放速率。最后,计算了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各碳库的贮量及它们之间的流量,建立了大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初步评价了大针茅草原目前对于大气碳库的源汇功能。 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整个观测期内,大针茅草原由土壤呼吸和地表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的季节动态呈梯形曲线型,它在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2.51gCm-2d-l; 2)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CO2排放速率季节变化趋势与地上生物量,尤其是地上绿色生物量部分的季节动态有一‘定同步性;地表凋落物层有减缓土壤向大气排放CO2的作用; 3)建立了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CO2排放速率y(gCm-2d-1)与绿色生物量x1(g)、降水量X2 (mm)的回归模型: Y= -1.556+0.0171 x+0.0169 X2 (当y≤1.5867时) Y= 0.6395 - 0.0059 x+0.0103 X2 (当y>1.5867时) 其相关系数r为0.9954。 4)根据建立的模型估算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C02年排放速率为367.81gCm-2Y-1; 5)大针茅草原目前对于大气碳库来说是一个碳汇,它每年从大气中净吸收C02速率平均为147.5gCm-2Y-1。
语种中文
页码8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927]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四清.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碳循环模式初步研究[D].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9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