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态系统油画结构与全球变化研究
交替题名Optimal Structure of Compound Ecosystem and Global Change
郑元润
1997
学科主题植物学
英文摘要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条件与现状的基础上,诊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运行的限制因素及有利条件。运用线性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为保证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降水量以80%保证率的280mm计算为宜,则径流园林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65%;高效农牧区的种植覆盖度可达到75%,最大不超过80%。同时表明在毛乌素沙地高效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主要是水分。 根据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点及诸气候要素建立了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27个省区农业生产力资料的验证表明,该模型较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 根据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综合模型、农业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计算了我国自然植被及农作物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对我国自然植被与农作物对全球变化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在所有可能的气候条件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及明显的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区。 根据叶面积指数、标准化差植被指数建立了中国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经我国13组森林植被生产力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相符较好。通过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该模型在总体上优于Chikugo模型和综合模型。表明基于NDVI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我国森林植被有良好的适应性,可用于快速监测与预测我国森林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优化设计 毛乌素沙地 农业 净第一性 生产力 全球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敏感性 标准化差植被指数
页码61
内容类型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13610]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元润. 复合生态系统油画结构与全球变化研究. 199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