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狐海域自生黄铁矿分布、形貌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
张美1; 陆红锋2; 邬黛黛1; 刘丽华1; 吴能友3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12
卷号37期号:6页码:178-188
关键词自生黄铁矿 异常富集 甲烷渗漏 神狐海域 authigenic pyrite anomalous enrichment methane seepage Shenhu
ISSN号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17.06.019
其他题名CROSS-SECTION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AUTHIGENIC PYRITE AND THEIR INDICATION TO METHANE SEEPS IN SHENHU AREAS,SOUTH CHINA SEA
英文摘要自生黄铁矿是渗漏甲烷发生甲烷厌氧氧化和硫酸盐还原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海底甲烷渗漏活动的有效示踪剂。南海神狐海域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区域,对神狐海域柱状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含量、分布、形貌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自生黄铁矿的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增,存在两个异常富集峰段:在第一个黄铁矿富集峰段,黄铁矿以长条状为主,外形较粗,微晶形态以草莓状黄铁矿为主,且粒径均一;在第二个峰段主要以细长的条状黄铁矿为主,由带外壳结构的草莓球颗粒组成,晶粒大小不一,存在二次生长现象。另外还发现胶黄铁矿与自生黄铁矿共生。这些特征反映神狐海域沉积物中存在多期次的甲烷渗漏事件,高通量的甲烷渗漏发生在较浅的层位,可能发生甲烷的有氧氧化而变成缺氧环境,有利于黄铁矿富集在第一个峰段;较低的甲烷渗漏发生在较深的层位,甲烷厌氧氧化和硫酸盐还原作用而形成大量的黄铁矿保存在第二个峰段。因此,神狐海域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的异常富集可以作为地质历史时期甲烷渗漏通量和期次的指示矿物之一。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16640]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3.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美,陆红锋,邬黛黛,等. 南海神狐海域自生黄铁矿分布、形貌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37(6):178-188.
APA 张美,陆红锋,邬黛黛,刘丽华,&吴能友.(2017).南海神狐海域自生黄铁矿分布、形貌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37(6),178-188.
MLA 张美,et al."南海神狐海域自生黄铁矿分布、形貌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7.6(2017):178-18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