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河水库土霉异味物质的生物来源及其生态学研究
左艳霞 ; 李林 ; 郑凌凌 ; 宋立荣
2010
会议名称-
会议日期-
会议地点-
中文摘要熊河水库位于湖北省枣阳市,主要用于饮用、灌溉、防洪、养殖和旅游等。自2004年以来,该水库频繁暴发水体和鱼类异味事件。为了充分了解熊河水库异味事件的来源、深入探讨异味化合物与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本文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对熊河水库三个样点的沉积物和上覆水中土霉异味化合物geosmin/2-MIB、放线菌及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经HSPME-GC-MS分析鉴定,熊河水库三个样点中的沉积物均存在土霉异味化合物geosmin,其生物来源为链霉菌;并且geosmin的浓度水平在三个样点的分布表现为:A点>B点>C点,Geosmin的最大浓度发生在A点的2007年11月份,达到5280.1 ng(KgD.W)~(-1)。采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培养、计数、分离、纯化沉积物中的放线菌,三个样点的放线菌生物量变化的总体趋势为:A点>B点>C点;纯化的菌株在M培养基中摇床培养,通过HSPME-GC-MS检测,共分离出8株能够产生土霉异味化合物geosmin/2-MIB的放线菌,经过16S rRNA鉴定,一株属于链霉菌属,另外七株分别是链霉菌属中的Streptomyces pseudogriseolus,Streptomyces lavendulae,Streptomyces fimbriatus,Streptomyces mirabilis,Streptomyces lividans,Streptomyces massasporeus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A点和B点的上覆水中可以检测到geosmin和2-MIB的存在,而C点只在2008年4月能检测到2-MIB,分析结果表明,上覆水中的geosmin来源于沉积物中的扩散,2-MIB可能来源于蓝藻或者其它产生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的geosmin与沉积物中有机物(r=0.642,p<0.01)、总氮(r=0.606,p<0.01)、Chla(r=0.674,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r=-0.425,p<0.05)呈显著负相关。
会议录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ihb.ac.cn/handle/342005/15302]  
专题水生生物研究所_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_会议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左艳霞,李林,郑凌凌,等. 熊河水库土霉异味物质的生物来源及其生态学研究[C]. 见:-. -. -.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