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圆珠状”灰岩特征及其意义
王霞;  邹灏;  马成龙;  张强;  陈恒强;  胡宁宁
刊名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7
期号6页码:927-937
关键词"圆珠状”灰岩 形成环境 沉积环境演化 错时相 飞仙关组一段 江油马角坝地区
英文摘要

 

为探讨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圆珠状”灰岩的内部组成及形成环境,开展了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结果发现“圆珠”外部成分主要为泥微晶方解石,内部成分则以亮晶一连晶方解石为主,亮晶方解石约占“圆珠”的70%~80%,构成其核心,泥微晶方解石主要构成“圆珠”的纹层。“圆珠”状灰岩的典型构造类似核形石,发育不规则断续纹层,由于后期的白云石化、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作用,纹层多已模糊不清。结果表明,“圆珠状”灰岩形成于能量较低的局限台地,其作为一种微生物岩,可能为P-T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后生物迟缓复苏即“错时相”在马角坝地区的表现,在区域上表现为由南西向北东变薄,反映当时的水体由西向东变深,其尖灭位置为局限台地与开阔台地的界线。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8490]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2.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3.构造成矿成藏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霞;邹灏;马成龙;张强;陈恒强;胡宁宁.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圆珠状”灰岩特征及其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6):927-937.
APA 王霞;邹灏;马成龙;张强;陈恒强;胡宁宁.(2017).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圆珠状”灰岩特征及其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6),927-937.
MLA 王霞;邹灏;马成龙;张强;陈恒强;胡宁宁."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一段“圆珠状”灰岩特征及其意义".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6(2017):927-9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