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通过分子内C(sp2)−H羰基化反应合成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作者马彬
答辩日期2011-07-12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广州生物院
导师朱强 ; 邱发洋
关键词4(3H)-喹唑啉酮 羰基化反应 C− H活化 Pd催化
学位名称硕士
其他题名Synthesis of Quinazolin-4(3H)-ones via Pd(II)-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sp2)−H Carboxamidation of N-arylamidines
学位专业药物化学
英文摘要我们发展了一种通过Pd(II)催化的C(sp2)−H键活化、CO插入、分子内酰胺化反应合成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简单的未官能化的N-芳基脒为原料,催化量的Pd(OAc)2为催化剂,一当量的CuO为氧化剂,以HOAc为溶剂,在一个大气压的CO气体环境中能够以中等到较好的收率得到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富电子的N-芳基脒对反应有利,但是缺电子的底物不能得到相应的产物。反应原料N-芳基脒可以从苯胺和芳香或脂肪腈一步加成得到。从底物适用范围和同位素标记反应结果可以推测, 作为关键步骤的C(sp2)−H键活化是通过配位金属对芳环的亲电芳基取代(SEAr)来实现的。和已知的合成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比较,该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和反应步骤短等优点。但是,该方法对吸电子取代基取代的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不适用。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药物化学
页码8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979]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彬. 通过分子内C(sp2)−H羰基化反应合成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