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SIV辅助调控蛋白在小鼠模型中对SIV结构蛋白Gag,Pol和Env免疫原性的影响
作者张寅峰
答辩日期2011-07-29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广州生物院
导师陈凌
关键词非结构蛋白 HIV/SIV疫苗 免疫原性
学位名称硕士
其他题名Impact on immunogenicity of SIV structural proteins by SIV
学位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英文摘要虽然人类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发现HIV-1病毒,但到目前为止,仍有数以千万计的病人被该病毒感染。在发展有效的针对HIV病毒的疫苗道路上充满了曲折,至今仍没有取得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人们甚至现在都还无法确认哪些免疫反应可以控制病毒。除了传统的以诱发中和抗体为主的疫苗策略外,基于T细胞免疫反应的疫苗一度被认为十分具有潜力。然而,Merck公司宣布其STEP疫苗计划失败后,人们对这种策略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一种解释是STEP疫苗所引发的免疫反应的广度十分有限。为了拓宽疫苗的免疫反应广度,除了传统的作为疫苗主要靶标的HIV结构蛋白(Gag,Pol 和Env)外,辅助调控蛋白(非结构蛋白)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成为疫苗的新组分。然而,辅助调控蛋白与结构蛋白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其免疫原性间的影响目前还不为人们所了解,因此本研究比较了结构蛋白单独免疫与非结构蛋白联合免疫后其免疫原性的变化。研究中首先构建了一系列携带不同SIVmac239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基因的质粒和5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然后在小鼠体内进行了DNA疫苗初免/腺病毒疫苗加强的免疫实验,并测定了相关免疫反应指标;最后,又通过两次腺病毒免疫的策略重复了相关实验。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当Gag,Pol和Env等结构蛋白分别与辅助调控蛋白一起免疫时,相对于各个结构蛋白单独免疫而言,针对Gag抗原的CD8+ T 细胞反应强度会升高,而针对Pol和Env抗原的免疫反应强度却会显著下降;CD4+ 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并没有观察到同样的现象。此外Gag,Env抗原与辅助调控蛋白一同免疫后,可以更有效的引发针对SIV病毒颗粒的抗体。这些新发现将对HIV/SIV疫苗的研发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页码10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foo.ac.cn/handle/2SETSVCV/964]  
专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寅峰. SIV辅助调控蛋白在小鼠模型中对SIV结构蛋白Gag,Pol和Env免疫原性的影响[D]. 广州生物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