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空间机动目标跟踪预测技术研究
作者李丹
答辩日期2011-05-2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丁雷
关键词空间目标 机动 跟踪预测 自适应阈值分割 Imm滤波算法
学位专业物理电子学
英文摘要随着空间活动的日益频繁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人类活动的产物使得地球轨道上的交通越来越“拥挤”,这为航天器在轨运行和发射任务的执行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为了太空资产及宇航员的安全,都在大力发展空间环境监视技术和轨道服务技术。天基被动成像跟踪系统相比地基系统不受地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的限制,相比雷达系统又有省时、测量精度高、探测距离远、低功耗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很有发展前景。空间目标并非作均衡运动,研究对机动空间目标的天基成像跟踪预测技术对于更精确、实时地跟踪目标意义重大。 本文分别对空间目标的运动特性、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针对跟踪系统的时延和目标运动非均衡造成跟踪误差变大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目标状态预测进行过补偿的跟踪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对其进行了论述。对跟踪系统成像单元的探测能力进行了设计分析,为满足观测信息的实时在线处理,设计了高效可靠的硬件平台,采用DSP主处理器加FPGA协处理器的两级处理结构,保证了跟踪预测算法的实现,还使用USB接口和串口向上位机发送图像数据和预测结果,方便在线调试。 在算法设计上,首先充分考虑空间目标和背景的成像特点,和目标相对系统的运动特性,选取有效又便于实现的算法,并根据应用需求加以改进和简化,降低算法复杂度和系统开销;其次,依据算法的本身结构特点、资源需求及处理器的处理特点,合理分配算法实现的硬件资源,利用FPGA算法的并行处理特性,实现底层的图像数据流的处理,完成图像预处理和阈值分割,而DSP则适合作复杂度高的算术运算,用于实现目标聚类分析算法和跟踪预测算法。最后,在对FPGA和DSP进行算法移植时,对算法的实现加以优化,提高其执行效率。 由于空间目标的距离较远,地面模拟实验则采用平行光管和速度可调运动平台模拟远处运动目标,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跟踪预测方法并有利于消除由系统时延带来的跟踪误差,可以对机动目标运动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学科主题红外系统与元部件
公开日期2012-09-1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02.127.1.142/handle/181331/5376]  
专题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_上海技物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丹. 空间机动目标跟踪预测技术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