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净雯1,2; 李新影1,2
刊名中国全科医学
2018
页码4
关键词问题行为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 交互分析
ISSN号1007-9572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09
其他题名Interacting Effect of Deviant Peer Affiliation and COMT rs4680 Polymorphism on Adolescent Behavioral Problems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

###################################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27706]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净雯,李新影. 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4.
APA 张净雯,&李新影.(2018).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4.
MLA 张净雯,et al."不良同伴交往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8):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