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题名镀锌钢筋在内掺辅助胶凝材料混凝土中的防腐蚀机理
作者郑海兵
答辩日期2018-05-1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李伟华
关键词海洋混凝土结构 辅助胶凝材料 镀锌钢筋 钝化机理 防腐蚀
学位专业海洋腐蚀与防护
英文摘要

镀锌钢筋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可用于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防护。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辅助胶凝材料(SCMs)被应用于混凝土中,添加SCMs的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有较大差异,混凝土内部孔溶液的离子成分以及pH值同样会发生变化,而这两个方面是混凝土内镀锌钢筋在腐蚀模型中最关键阶段——钝化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镀锌钢筋在掺加SCMs混凝土中的防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为了给实际砂浆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进行了镀锌钢筋在混凝土模拟液中的测试,设计了不同的溶液模拟添加不同SCMs的混凝土孔溶液,采用了传统的电化学方法,如开路电位、线性极化阻抗、电化学阻抗谱和循环极化等,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不同离子对镀锌钢筋钝化的影响机理。其次,本文又选取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SCMs添加至砂浆中,一种是最常用的SCMs粉煤灰,另一种是新型的SCMs纳米二氧化硅,采用了水化热测试、ICP测试、pH值测试和差热分析测试对砂浆的孔溶液环境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了电化学方法对镀锌钢筋的钝化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进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了镀锌钢筋在砂浆中钝化机理。最后,本文又采用了电化学方法对镀锌钢筋表面钝化膜的脱钝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钙离子对镀锌钢筋的钝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低pH值(12.5)的模拟液,随着钙离子浓度的降低,镀锌层与模拟液的反应逐渐减弱,生成的产物逐渐减少,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具有最好的腐蚀防护效果;在掺加纳米二氧化硅的砂浆中,由于纳米二氧化硅加速了早期水泥的水化,提高了早期钙离子浓度和pH值,加速了镀锌钢筋的钝化,有利于钝化膜的形成,说明纳米二氧化硅与镀锌钢筋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在添加粉煤灰的砂浆中,镀锌钢筋的钝化过程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中有较大差异,粉煤灰的添加抑制了镀锌钢筋表面钝化膜的形成,形成的钝化膜无法完全覆盖镀锌层表面,其防腐蚀性能也有显著的降低;在模拟液中确定了镀锌钢筋钝化膜的氯离子临界值,其钝化膜层脱钝机理可以用点缺陷模型(PDM)进行解释,当钝化膜发生点蚀后,其腐蚀产物会覆盖于点蚀坑表面,并可以隔离腐蚀介质进一步侵入,从而抑制腐蚀的发展。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54508]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海兵. 镀锌钢筋在内掺辅助胶凝材料混凝土中的防腐蚀机理[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