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生态研究
题名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细根和细茎的养分回流研究
作者严文超
答辩日期2017-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吴宁 ; 孙庚
关键词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养分回流 细根 细茎
学位专业生态学
英文摘要养分回流(nutrient resorption)能够减少植物对外界养分的依赖,是植物重要的营养保存策略,在决定植被特征和群落组成以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青藏高原东缘山区高寒草甸分布广泛,该地区土壤中储存了大量的有机氮(N)和有机磷(P)。由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有机氮、磷矿化作用较低,可利用氮、磷含量较少,植物生长易受到可利用N、P的限制,因此植物自身的养分维持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植物叶片,目前对于该地区植物细根、细茎等非叶片器官养分回流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植物不同根系类型、不同功能群细茎、细根间的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长期生长于高寒草甸的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细根、细茎的养分回流效率,并比较植物不同根系类型、不同功能群间的差异。该研究填补了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细根、细茎养分回流的空白,可为深入探究植物对极端生境的养分适应机理,及物种竞争与共存机制提供参考,也可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细根、细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养分回流,且变化范围较大。2)通过对高寒草甸4种功能型植物研究发现:衰老期的细根N、P浓度均高于细茎,表明细茎的N、P回流潜力大于细根。对5种不同根型植物研究发现:细茎衰老期养分浓度均低于细根,表明细茎的养分回流潜力大于细根。3)豆科植物衰老期细根、细茎养分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群;表明养分回流潜力比禾草、杂草、莎草科植物低。4)禾草科植物衰老期细茎的氮浓度显著低于杂草、莎草、豆科植物,这表明其回流潜力大于其他功能型植物。轴根型植物衰老期细茎氮浓度大于其他根型植物,这表明回流潜力低于其他根型植物。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生态研究
产权排序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28780]  
专题成都生物研究所_生态研究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严文超.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细根和细茎的养分回流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