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
郭连金1; 曹昊玮1; 徐卫红1; 田玉清1; 肖志鹏1
刊名植物研究
2017
卷号37期号:03页码:377-386+394
关键词种子雨 土壤种子库 种子特征 种子萌发 幼苗更新
英文摘要香果树为我国Ⅱ级野生保护植物,由于原生境中香果树种群的数量迅速减少,目前已濒临灭绝,种群亟待恢复。研究了武夷山不同海拔的香果树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其幼苗存活现状,目的是阐明不同海拔地区的香果树种群自然更新的动态过程,寻找其更新脆弱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为香果树自然种群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819、980、1 140及1 301 m)的香果树母树为中心,在其周围(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布设种子雨收集框和土壤种子库样方,连续观测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并对不同地表覆盖物中种子萌发及幼苗数量进行观测和记录。结果表明,武夷山香果树种群种子雨持续时间近2个月,尤其是11月底至12月中旬为种子雨高峰期;随着海拔的上升,香果树种子总密度以及虫蛀种子密度均显著降低,但千粒重以及饱满种子密度则有所增加;香果树土壤种子库为瞬时种子库,其水平分布以母树南侧和西侧种子密度较大,母树北侧种子密度最小。香果树种子的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枯落物和苔藓层;3月时香果树土壤种子库中存留的饱满种子仅占种子散布后1.80%,而1年实生苗存活率为6.18%,土壤种子库的损耗是其种群自然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同地表覆盖物对香果树幼苗的存活产生显著影响,枯落物及苔藓层的幼苗死亡率显著高于土壤表面。建议清理林内枯落物及苔藓,增加林内裸露土壤的面积,减小地上草本的盖度,以减少种子霉烂、虫蛀的几率,增加香果树实生苗胚根与土壤接触的几率以及改善光照条件,促进香果树自然更新。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国家自然基金(31360145)资助~~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kib.ac.cn/handle/151853/61512]  
专题昆明植物研究所_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作者单位1.上饶师范学院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连金,曹昊玮,徐卫红,等.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J]. 植物研究,2017,37(03):377-386+394.
APA 郭连金,曹昊玮,徐卫红,田玉清,&肖志鹏.(2017).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植物研究,37(03),377-386+394.
MLA 郭连金,et al."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群种子雨、种子库及实生苗数量的海拔梯度变化".植物研究 37.03(2017):377-386+39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