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毕业生  > 博士学位论文
题名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作者李成华1,2
答辩日期2018-05-2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导师卢汉清
关键词图像分类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图像包网络 一致性融合 动态门控融合
英文摘要
图像分类作为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重要基本问题已经在包括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和智能视频分析等, 交通领域的交通场景识别, 互联网领域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和相册自动归类, 医学领域的图像识别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来说, 图像分类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两点: 选择分类能力强的的图像特征以及选择高效的分类方法。传统的基于手工设计的图像特征的缺点是泛化能力弱, 只针对特定的任务有效, 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应地调整, 比如颜色直方图特征可能对图像分类任务有效, 但对于图像的语义分割却毫无帮助; 此外, 传统的基于手工设计的图像特征往往侧重图像某个方面特征, 因此泛化能力差, 比如SIFT特征侧重图像的局部外观的兴趣点, 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 HOG)侧重图像的边缘信息、局部二值模式特征(Local Bianray Pattern, LBP)侧重图像的纹理等。不同的是,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CNNs)提取的图像特征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不仅在图像分类任务上取得了很好的性能, 而且能极好地泛化到其它计算机视觉任务, 比如物体检测、语义分割、视频跟踪等。
 
特征融合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强特征表征能力的一类机器学习方法, 在图像分类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特征融合方法包括全局式融合策略与动态融合策略。全局式融合策略是对所有样本采取相同的融合策略, 包括Voting、Averaging、Boosting、Bagging等; 动态融合策略是不同的样本采取不同的融合策略, 比如Stacking。考虑利用深度特征的融合策略, 传统的全局式融合技术不能动态地选择特征组合方式, 而传统的动态的融合策略与DCNNs的结合不是那么直观; 而且, 近年来对深度特征融合的研究较少。基于DCNNs在各类应用中的非常突出的表现, 因此研究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分类方法和实现技术, 以进一步提升分类精度, 推动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论文首先从考查DCNN的层级特性出发, 结合传统特征融合方法, 研究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和实现技术, 分别提出了基于底层深度特征融合、中间层深度特征融合、以及高层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 
 
第一,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包网络(BundleNet)的图像分类方法。大规模图像数据, 特别是专业领域的数据, 人工标注是困难的, 一定程度的标注错误难以避免; 此外, 一些自动标注方法的标签噪声会更大。因此, 在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分类问题时, 图像的标签噪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解决方案是人工清洗数据噪声或构建专用的特征清晰模块, 人工清洗数据噪声的缺点在于代价太高, 噪声清晰模块的缺点在于设计和训练难度较大。为此, 本文提出了BundleNet来增强DCNN对标签噪声的鲁棒性, BundleNet是一种底层深度特征融合方式, 核心要素包括图像包(image-bundle)数据和相应的图像包模块(image-bundle module)两个方面。其中, 图像包是具有相同标签的一小批图像经过预处理并拼接而成的, 好处是多幅图像具有更丰富的信息来刻画所属的类别, 而且能有效地抑制一定程度(<50\%)的标签噪声。为了将图像包的特性赋予DCNN, 可以用图像包模块直接替换DCNN的输入数据层和第一个卷积层, 替换后得到一个新的DCNN, 称为图像包网络(BundleNet)。与通常的DCNN相比, BundleNet的区别有两点: 第一, 输入数据由一个图像换成一个图像包 (假设一个图像包含有$m$个图像); 第二, 第一层卷积核的通道数变多(变为原来的$m$倍)。BundleNet能充分结合图像包数据的特性和深度网络的特征提取优势, 显著提升对标签噪声的鲁棒性。此外, BundleNet的思想也适用于广义线性模型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 GLM), 可以证明相应的BundleGLM在优化目标上比GLM多了一个``类正则项'', 即一个考虑了类似图像间相关性的的一个正则项; 而且我们探讨了DCNN在一定假设下也就有。通过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本文方法以增加很小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 显著提升了DCNN对标签噪声的鲁棒性; 另一面, 实验分析验证了BundleNet还适用于小样本数据分类问题。
 
第二, 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多分类器或多特征融合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集成多模型的优势进而提升分类性能, 得到研究者们广泛的重视和研究。平均融合策略是最简单有效的融合策略之一, 其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融合策略是固定的, 不能充分挖掘各融合成员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相关性、一致性等)。为此,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一致性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 称为一致性融合(Consistency-based Fusion, CF), 通过考虑特征之间的一致性来提高特征融合分类模型的性能。具体地, 首先定义特征的一致性为特征向量的内积, 然后基于此一致性度量构造一个一致性融合模块(CF Module), 对每个样本的融合权重进行更新。假设融合成员均为DCNN, 本文提出的CF图像分类系统是一个基于中间层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模型, 而且是一个可以端到端训练的深度网络模型,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特征提取、类别编码、基于一致性的特征融合权重更新、以及类别预测。需要注意的是, 该方法的类别预测是基于类别编码步骤得到的类别向量的做出的预测, 与传统的基于Softmax分类方法不同。实验对比分析表明, 提出的一致性融合方法能有效提升分类模型的性能。
 
第三,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门控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传统的融合策略(比如投票融合策略、平均融合策略)多为全局性融合策略, 即所有样本采用相同的融合方法(比如平均融合策略的加权融合权重是固定的, 对所有样本都一样)。全局性融合策略的一个缺点是互补性次优问题, 即不同样本的最优融合策略可能不同, 不能充分挖掘融合分类模型的潜能。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门控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 称为动态门控融合(Dynamic Gating Fusion, DGF), 其核心是一个控制特征融合权重的门控模块(DGF Module), 即一个独立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可根据输入的不同的样本, 动态地输出相应的融合权重向量, 进而与各融合成员模型组成一个可以端到端训练的模型系统。本文提出的DGF图像分类系统是一个基于高层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模型(采用Softmax层输出特征向量融合), 能根据单个样本的特性, 输出不同的融合策略, 进而是一种样本敏感的动态融合策略。实验结果表明, 相对于低层和中层深度特征融合方式, 本文方案能充分组合DCNN单模型分类优势, 提升分类性能。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a.ac.cn/handle/173211/21002]  
专题毕业生_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单位1.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成华. 基于深度特征融合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