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仿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自持修复技术
周建强; 刘晓玲; 韩君; 徐愿坚
刊名环境化学
2016
卷号35期号:7页码:1398-1406
英文摘要采用基于植物仿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自持修复技术,研究该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同时研究活性炭比例、填料装填方式、装置高度和“叶片”材质等4种因素对植物仿生装置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植物仿生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r、Ni、Zn 和Fe 的降低率分别为12.8%、4.1%、27.6%和16.8%,证明了植物仿生修复技术的可行性.活性炭比例、填料装填方式、装置高度和“叶片”材质等4种因素都对植物仿生装置的修复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管件的高度与修复装置蒸发速率呈负相关性,修复装置越高蒸发速率越慢; 增加活性炭的量对装置蒸发速率的影响不明显,模拟“叶片”的材料对蒸发速率大小的影响顺序为: 玻璃纤维丝>玻璃纤维布>棉纱,蒸发速率分别为: 100.1 g·d~(-1)、64.8 g·d~(-1)和61.6 g·d~(-1).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748237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38/handle/2HOD01W0/4933]  
专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2)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3) 北京新源国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建强,刘晓玲,韩君,等. 基于植物仿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自持修复技术[J]. 环境化学,2016,35(7):1398-1406.
APA 周建强,刘晓玲,韩君,&徐愿坚.(2016).基于植物仿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自持修复技术.环境化学,35(7),1398-1406.
MLA 周建强,et al."基于植物仿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自持修复技术".环境化学 35.7(2016):1398-14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