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王强1; 张廷斌1,2,3; 易桂花1,4; 陈田田4; 别小娟1; 何奕萱1
刊名生态学报
2017
卷号37期号:9页码:3084-3095
关键词Npp 气候变化 驱动因子 Modis C6 横断山区
ISSN号1000-0933
DOI10.5846/stxb201602030248
其他题名Tempo-spatial variations and driving factors analysi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 area from 2004 to 2014
通讯作者张廷斌
英文摘要

横断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对周边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NPP作为碳收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判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 C6的NPP数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采用趋势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横断地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格局、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2014年横断山区植被年NPP总量的介于183.768-223.239 TgC之间,多年平均为208.498 TgC,单位面积下的植被年NPP均值为463 gC m~(-2) a~(-1)。整体上,植被NPP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差异明显。②植被NPP平均值的年际变化率在-53-97 gC m~(-2) a~(-1)之间,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布在北部与中部的东侧以及南部的东、西两侧地区,而减少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中部的汶川一映秀一带以及南部攀枝花地区。③横断山区植被NPP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影响的区域占比8.42%,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大雪山-沙鲁里山地区,而非气候因子占比91.58%,分布在北部的阿坝地区以及南部的低海拔广大地区。该研究将对横断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学科主题Q948.1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98420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18884]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地学空间信息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4.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强,张廷斌,易桂花,等. 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J]. 生态学报,2017,37(9):3084-3095.
APA 王强,张廷斌,易桂花,陈田田,别小娟,&何奕萱.(2017).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生态学报,37(9),3084-3095.
MLA 王强,et al."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生态学报 37.9(2017):3084-309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