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消落带紫色土物理性质对反复淹水作用的响应
吕发友1,2; 唐强1; 张淑娟1,2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2018
卷号25期号:1页码:276-281
关键词三峡水库 消落带 紫色土 物理性质 反复淹水
ISSN号1005-3409
DOI10.13869/j.cnki.rswc.2018.01.045
其他题名Response of Purple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to Repeated Water Flooding in Water-Level Fluctuation Zon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通讯作者贺秀斌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为探明三峡水库土质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对反复淹水的响应,选取消落带代表性土壤紫色土,以180 m处未淹水土壤为对照,分析了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在消落带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淹水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对淹水响应最为强烈。随水位高程增加,土壤容重逐渐降低,最大降幅16.42%;淹水后土壤容重显著增加,最大增幅达38.42%。孔隙率整体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在160 m处出现最小值40.77%;淹水后孔隙率显著降低,最大降幅达35.10%。颗粒组成呈低水位段粗、高水位段细,表层粗、下层细的特征分布;随水位高程增加,粗颗粒(砂粒)的体积百分比和中值粒径均减小,降幅分别为40.47%和52.99%;淹水后砂粒含量和中值粒径均显著增加,最大增幅达91.60%和141.72%。同一时期黏聚力在消落带以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布,最大变化幅度达195.76%,淹水前后黏聚力最大变化幅度达163.24%;内摩擦角的分布随水位高程变化较小,淹水前后内摩擦角最大变化幅度达54.42%。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158173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23040]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发友,唐强,张淑娟. 三峡水库消落带紫色土物理性质对反复淹水作用的响应[J]. 水土保持研究,2018,25(1):276-281.
APA 吕发友,唐强,&张淑娟.(2018).三峡水库消落带紫色土物理性质对反复淹水作用的响应.水土保持研究,25(1),276-281.
MLA 吕发友,et al."三峡水库消落带紫色土物理性质对反复淹水作用的响应".水土保持研究 25.1(2018):276-28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