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2FIX模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循环过程
贾彦龙1; 李倩茹1; 许中旗1; 桑卫国1
2016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碳循环 模型模拟 碳汇能力
英文摘要为了探明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该研究以河北围场地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例,基于CO2FIX模型,以在当地的实际调查数据、文献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从生物量、土壤和木质林产品碳库3个方面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库最大,生物量碳库次之,林产品碳库最小,但是林产品碳库随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一个轮伐期内(50年),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约固定了250t碳,其中约70%通过凋落物和采伐剩余物的方式进入土壤碳库,约30%进入木质林产品碳库;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生长的大部分时间是一个碳的吸收汇,而在森林采伐时成为暂时的排放源,从长时间尺度上看,每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每年大约固定0.3 t左右的碳。该研究结果表明了木质林产品碳库在人工林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人工林的碳循环过程和碳汇能力。
出处植物生态学报
04页:405-415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479]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彦龙,李倩茹,许中旗,等. 基于CO2FIX模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循环过程.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