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
曹淑艳1; 谢高地1
2016
关键词食物账户 城镇家庭 生态足迹 生态文明度 物质流核算
英文摘要城镇居民食品账户生态足迹核算一直面临着消费项目不完善与消费-土地利用矩阵信息匮乏的问题。研究通过改进自下而上生态足迹模型,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构建了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概念与分类层次体系,在生态影响数量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质量评估。论文对2005—2012年中国及各省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影响及生态文明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部门食物账户的生态影响变动主要驱动力为在外就餐;2)全国及大陆省份中除山西、江西和青海外的28个省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文明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国如果忽略城镇市场倒逼机制对生态文明的巨大作用,规模扩大与食谱增富的城镇化可能将整个中国带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增强的境地。
出处自然资源学报
07页:1073-1085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4156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淑艳,谢高地.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文明程度评价.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