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期刊论文
CEUS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
潘宏; 聂芳; 刘学会; 周晓燕
刊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卷号32期号:9页码:1423-1426
关键词癌,肾细胞 鉴别诊断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中文摘要目的探讨CEUS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嫌色细胞癌(Ch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肾脏CEUS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CCRCC的患者75例及ChRCC的患者26例。观察CCRCC和ChRCC的增强方式、增强程度、增强形态、假包膜征及病灶对局部淋巴结、肾包膜及肾静脉的侵犯情况,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得校正的始增时间(ΔAT)、达峰时间(ΔTTP)和峰值强度(ΔP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RCC多表现高增强(41/75,54.67%)、弥漫性增强(54/75,72.00%)和不均匀增强(58/75,77.33%),56.00%(42/75)有假包膜征。ChRCC多表现为低增强(19/26,73.08%)、向心性增强(14/26,53.85%)和均匀增强(17/26,65.38%),61.54%(16/26)有假包膜征。CCRCC与ChRCC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及增强形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假包膜征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的ΔAT和ΔTTP与ChRC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CRCC的ΔPI明显高于ChRCC(P<0.001)。以ΔPI=0.05%为阈值鉴别诊断CCRCC和ChRCC的准确率最高,其敏感度为82.70%,特异度为1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CCRCC出现肾周和(或)肾窦脂肪受累和肾门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百分率均高于ChRCC(P均<0.05)。结论CCRCC和ChRCC具有不同的CEUS特征,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7428]  
专题第二临床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潘宏,聂芳,刘学会,等. CEUS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9):1423-1426.
APA 潘宏,聂芳,刘学会,&周晓燕.(2016).CEUS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2(9),1423-1426.
MLA 潘宏,et al."CEUS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2.9(2016):1423-142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