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期刊论文
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及反式CRP的临床应用
刘雪峰; 董小荣; 张楠; 王吉喆
刊名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12-20
期号6页码:575-577+581
关键词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 眼震电图 反式Epley耳石复位法
中文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眼震电图检查前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ASC-BPPV)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的合理性,评价在此诊断基础上采用反式Epley耳石复位法(T-CRP)的疗效。方法收集8例诊断为AS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ASC-BPPV 6例,左侧ASC-BPPV 2例,病程1周~6月。所有病例均进行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定位后行反式CRP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8例ASC-BPPV的眼震表现均符合ASC-BPPV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经反式CRP治疗后8例眩晕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达100%。5例达到痊愈效果,占62.5%,3例治疗有效,占37.5%。结论 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74974]  
专题第二临床医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雪峰,董小荣,张楠,等. 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及反式CRP的临床应用[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3(6):575-577+581.
APA 刘雪峰,董小荣,张楠,&王吉喆.(2013).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及反式CRP的临床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6),575-577+581.
MLA 刘雪峰,et al."ASC-BPPV的眼震电图定位模式及反式CRP的临床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6(2013):575-577+58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