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年际-年代际尺度中国气候区类型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李育; 朱耿睿
刊名资源科学
2015
卷号37期号:3页码:605-618
关键词气候类型 年际-年代际 气候变化 季风 柯本气候分类
其他题名Interannual-interdecadal changes in climate zones in China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中文摘要气候类型作为一个地理学概念包含了综合性的气候信息,同时研究气候类型变化也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这一地理学指标来探讨中国1961-2010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型的划分基于国际通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计算了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南亚夏季风指数(SASMI)、夏季西风指数(SWI)、东亚冬季风指数(EAWMI)等指数,分析这些气候要素的强弱对各气候型面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中国大陆主要气候型为草原气候(Bs)、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冬干温暖气候(Cw)、冬干冷温气候(Dw)和苔原气候(ET);②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北地区,青藏高原西部,4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以及梅雨边缘区,年代际尺度的气候类型变化表现为整个中国出现变暖趋势,除南方地区外都出现变干趋势,年际尺度的各气候类型面积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而未表现出明显的降水变化趋势;③东亚夏季风(E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温暖气候(Cf)、夏干温暖气候(Cs),南亚夏季风(SASM)主要影响沙漠气候(Bw)、常湿冷温气候(Df)、夏干温暖气候(Cs),夏季西风(SW)主要影响苔原气候(ET)、常湿冷温气候(Df),东亚冬季风(EAWM)主要影响冬干冷温气候(Dw)、草原气候(Bs)、热带疏林草原气候(Aw)、夏干温暖气候(Cs),而其中对中国大陆气候影响区域最广,影响程度最明显的是东亚冬季风。
学科主题环境科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036]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育,朱耿睿. 年际-年代际尺度中国气候区类型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3):605-618.
APA 李育,&朱耿睿.(2015).年际-年代际尺度中国气候区类型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资源科学,37(3),605-618.
MLA 李育,et al."年际-年代际尺度中国气候区类型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资源科学 37.3(2015):605-6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