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期刊论文
塔里木盆地腹地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超细粒组分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王鑫; 孙东怀; 王飞; 李宝峰; 吴晟
刊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4-28
期号2页码:143-151
关键词粒度 超细粒组分 亚洲内陆干旱化 晚新生代 塔里木盆地
中文摘要对红白山剖面的粒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腹地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粒度曲线中普遍存在一个超细粒组分。其众数粒径分布比较稳定,平均为0.87μm,含量变化介于0.3%~10%,在不同成因的沉积物中和在剖面上都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对同一岩性段而言,超细粒组分含量在风成砂中最低,在黄土中较低,在河流相沉积中较高,在湖相泥岩中最高。尽管受岩性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但不同成因沉积物的超细粒组分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基本一致,暗示了其长周期变化受同一驱动因子控制。化学风化和/或成壤作用强度可能起着关键作用。红白山剖面超细粒组分含量在2.8Ma的快速降低指示了化学风化和/或成壤作用强度的显著减弱,进而反映了塔里木盆地腹地...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0048]  
专题资源环境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鑫,孙东怀,王飞,等. 塔里木盆地腹地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超细粒组分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2):143-151.
APA 王鑫,孙东怀,王飞,李宝峰,&吴晟.(2012).塔里木盆地腹地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超细粒组分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143-151.
MLA 王鑫,et al."塔里木盆地腹地晚新生代沉积序列的超细粒组分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2012):143-15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