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药研究室
冀鲁豫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增效作用
芮昌辉; 孟香清; 范贤林; 赵建周; 梁桂梅; 李永平
刊名“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
1998-10-08
页码5
关键词棉铃虫 抗药性 增效作用
英文摘要1996~1997年用诊断剂量法监测了冀鲁豫6个棉铃虫种群的抗药性频率变化,表明对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灭多威、久效磷、辛硫磷和丙溴磷已有较高的抗性频率。其中33.3%的样本抗性频率在50%以上,50.0%的样本抗性频率在20%~50%之间,只有16.7%的样本抗性频率在20%以下。点滴法测定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仍很突出,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指数(RR)在40.1倍以上,最高达254.5倍。一些种群对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农药的抗性也有较大增长,对灭多威的RR达12.6~132.7倍,对久效磷的RR也达9.2~26.5倍。其RR与抗性频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增效剂PB对三氟氯氰菊酯的增效作...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6175]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农药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芮昌辉,孟香清,范贤林,等. 冀鲁豫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增效作用[J]. “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1998:5.
APA 芮昌辉,孟香清,范贤林,赵建周,梁桂梅,&李永平.(1998).冀鲁豫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增效作用.“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5.
MLA 芮昌辉,et al."冀鲁豫棉铃虫的抗药性及增效作用".“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植物保护21世纪展望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文集 (1998):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