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农业昆虫研究室
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张珺1; 吴孔明1; 林克剑1; 李火苟2; 郭予元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05
卷号38期号:12页码:2451-2456
关键词二化螟 地理种群 滞育 耐寒性 过冷却点 冰点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Diapau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ld-hardiness of Temperate and Subtropical Populations in Chilo suppressalis
英文摘要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北京和福州两个地理种群滞育诱导、低温存活、过冷却点和滞育幼虫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北京种群在22℃、25℃和28℃下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h 55min、13h 44min和13h 6min,显著长于福州种群的12h 35min、12h 30min和12h 25min。采自于北京的田间种群滞育幼虫过冷却点达-15.13℃,显著低于北京实验种群(-8.28℃)和福州实验种群(-7.60℃),表明自然环境的调节与诱导作用和滞育幼虫的抗寒性高度相关。在-25℃~-10℃测试范围内,随着温度下降,二化螟滞育幼虫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但不同种群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在相同低温下北京实验种群的半致死时间(LT50)长于福州种群,表明随着地理纬度的上升,二化螟种群的耐寒性增强。二化螟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体重差异显著,滞育幼虫体内含水量低于非滞育幼虫,但蛋白质及糖的含量均高于非滞育幼虫,表明幼虫体内蛋白质、糖和水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
学科主题植物保护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5418]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农业昆虫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2.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珺,吴孔明,林克剑,等. 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2):2451-2456.
APA 张珺,吴孔明,林克剑,李火苟,&郭予元.(2005).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中国农业科学,38(12),2451-2456.
MLA 张珺,et al."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中国农业科学 38.12(2005):2451-245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