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
刘辉; 李克斌; 尹姣; 杜桂林; 曹雅忠
刊名昆虫学报
2008
卷号51期号:10页码:1033-1038
关键词东亚飞蝗 群居型 散居型 飞行肌 超微结构
ISSN号0454-6296
其他题名Ultrastructure of the flight muscle of female adults in the gregarious phase and solitary phase of the 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Orthoptera : Acrididae)
英文摘要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雌成虫背纵肌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群居型和散居型成虫背纵肌具有类似的亚细胞结构,飞行肌的肌原纤维具有1∶3粗细丝比例,每根粗丝由6根细丝环绕排列成六角形结构。飞行肌的发育和线粒体的形成均是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日龄成虫间存在差异。肌节长度为2.1-3.4μm;7和10日龄时群居型成虫肌节长度小于散居型;7日龄群居型肌原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散居型。背纵肌内线粒体含量约占肌纤维的20%-43%,两型飞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7日龄时群居型线粒体占肌原纤维的比例高达42.96%,而散居型的只有22.45%;10日龄群居型线粒体含量为41.32%,散居型线粒体29.98%。上述差异可能是东亚飞蝗群居型成虫飞行能力显著强于散居型成虫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科主题昆虫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7379]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辉,李克斌,尹姣,等. 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J]. 昆虫学报,2008,51(10):1033-1038.
APA 刘辉,李克斌,尹姣,杜桂林,&曹雅忠.(2008).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昆虫学报,51(10),1033-1038.
MLA 刘辉,et al."群居型和散居型东亚飞蝗雌成虫飞行肌的超微结构".昆虫学报 51.10(2008):1033-103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