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山黧豆神经性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谭瑞玥; 熊俊兰; 胡文涛; 朱浩; 孔海燕; Shiv Kumar Agrawal; Asfa Batool; 熊友才
刊名生物物理学报
2015
卷号31期号:1页码:3-12
关键词神经性山黧豆中毒 β-ODAP 氧化胁迫 钙稳态 神经退行性疾病 谷氨酸
中文摘要山黧豆(Lathyrus sativas L.)是优良的旱地作物种质资源,但长期过量食用会导致人畜神经性山黧豆中毒(neurolathyrism)。山黧豆中毒是一种发生在人类和动物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埃塞俄比亚和我国西北等地区)时有发生,但其细胞及分子机理尚不明确。研究山黧豆中毒的致病机理对防止山黧豆中毒和中毒后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 β-ODAP)为主要致病毒素,其可通过干扰谷氨酸的正常功能、破坏神经细胞内钙稳态、加剧氧化胁迫并破坏线粒体的功能等来诱发神经细胞损伤或死亡,阻断交感神经对肌肉的控制,最终导致人下肢或动物后肢肌肉萎缩和不可逆瘫痪。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神经性山黧豆中毒的机制研究,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86599]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谭瑞玥,熊俊兰,胡文涛,等. 山黧豆神经性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J]. 生物物理学报,2015,31(1):3-12.
APA 谭瑞玥.,熊俊兰.,胡文涛.,朱浩.,孔海燕.,...&熊友才.(2015).山黧豆神经性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生物物理学报,31(1),3-12.
MLA 谭瑞玥,et al."山黧豆神经性中毒机理的研究进展".生物物理学报 31.1(2015):3-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