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
齐会会1; 张云慧1; 蒋春先2; 武俊杰1; 孙明阳1; 杨秀丽3; 程登发1
刊名生态学报
2014
卷号34期号:8页码:2039-2049
关键词褐飞虱 迁飞 轨迹分析
ISSN号1000-0933
其他题名Migration of the 7th generation of brown planthopper in northeaster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and analysis of source areas
英文摘要褐飞虱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在桂东北稻区不能越冬。近年来,作为次害代的第7代褐飞虱在桂东北稻区频繁暴发,桂东北稻区作为褐飞虱南北往返迁飞的重要通道,研究阐明该稻区第7代褐飞虱的迁飞规律及虫源分布,对第7代褐飞虱的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控意义重大。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0年桂东北稻区褐飞虱的迁飞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HybridSingle-ParticleLagrangianIntegratedTrajectory)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GridAnalysisandDisplaySystem)对褐飞虱迁入、迁出峰次进行轨迹分析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桂东北稻区第7代褐飞虱每年都会出现2-3次迁飞高峰,虫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9月底至10月上旬。(2)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江西中西部和湖南中东部稻区,从本地起飞的部分褐飞虱飞行24h或36h后能到达广西南部沿海、越南北部和海南等越冬区。(3)925hPa的温度高则褐飞虱虫量高;盛行东北气流较多的年份,褐飞虱发生严重;微弱的下沉气流和无雨天气有利于褐飞虱的迁飞。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5738]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成都, 611130;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临汾, 0410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齐会会,张云慧,蒋春先,等. 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J]. 生态学报,2014,34(8):2039-2049.
APA 齐会会.,张云慧.,蒋春先.,武俊杰.,孙明阳.,...&程登发.(2014).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生态学报,34(8),2039-2049.
MLA 齐会会,et al."桂东北稻区第七代褐飞虱迁飞规律及虫源分析".生态学报 34.8(2014):2039-204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