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植物保护研究所  > 职能部门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折冬梅; 黄啟良; 李凤敏
刊名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0-01
页码5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技术 放射性核素 生物科学研究 农药学 同位素示踪法 tracer 同位素标记 活体测量 物质结构 放射性药物
英文摘要同位素示踪法(isotopictracermethod)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科学手段。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核物理仪器、仪表的探测和核化学的分析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来阐明自然界各种复杂体系(宏观或微观)中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它的特点是:灵敏、准确和分辨率高以及活体测量等,该技术已成为在农业及生物科学研究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信息和依据的重要手段,并且在某些研究方面显示出其他技术无法替代或无法比拟的优势。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7966]  
专题植物保护研究所_职能部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折冬梅,黄啟良,李凤敏.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5.
APA 折冬梅,黄啟良,&李凤敏.(2008).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5.
MLA 折冬梅,et al."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学研究中的应用".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