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
徐向宏; 王辉; 徐当会; 陈翔舜
刊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05-30
卷号18期号:3页码:44-49
关键词河西走廊 荒漠化 景观动态 变化机理
其他题名Dynamic Variation and Change Mechanism of Landscape of Desert Area in Hexi Corridor
中文摘要应用马尔科夫模型法 ,对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河西走廊的景观基质以沙漠和戈壁为主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大小及变化特点是戈壁、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 ,且呈增大态势。而林地、固定沙地、水域和耕地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 ,并且呈减小态势 ;1 949~ 1 995年 ,景观要素转化速率较高的类型主要为耕地、草地、林地、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 ,主要的转化形式有流动沙地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间的相互转化 ,盐碱地、耕地、草地、固定沙地、水域等向半固定沙地的转化 ,草地和水域向固定沙地的转化 ,各种不...
学科主题环境科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5560]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向宏,王辉,徐当会,等. 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3):44-49.
APA 徐向宏,王辉,徐当会,&陈翔舜.(2004).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8(3),44-49.
MLA 徐向宏,et al."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8.3(2004):44-4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