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其他01
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
李韬; 张增艳; 林志珊; 陈孝; 高珊; 辛志勇
刊名作物学报
2005
卷号31期号:9页码:1105-1109
关键词小麦 白粉病 抗性基因 遗传作图 染色体定位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Mapping of a Novel Gene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Wheat Powdery Mildew Using AFLP and SSR Markers
英文摘要M53(YAV2/TEZ//Ae.squarrosa 249)是硬粒小麦与粗山羊草的双二倍体合成种,携带1个抗白粉病新基因,暂命名为Pm—M53,该基因对北京地区白粉病优势生理小种15号表现免疫抗性。本研究利用来源于杂交组合M53/宛7107的1个F2群体,在苗期采用白粉病15号小种(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接种,抗病反应型鉴定表明,抗感比例符合3:1,说明其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对部分F2植株的B株系的抗病鉴定进一步证明了F2鉴定的可靠性;利用AFLP和SSR标记技术结合F2分离群体对目的基因进行了遗传作图,将目的基因定位在5D染色体的长臂上。其中AFLP标记P16M16_109(Apm109)和PSM16_161,(Apm161)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和3.0cM。SSR标记Xwmc289b、Xgwm583和Xgwm292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0、33.0和24.0cM。这些标记位于目的基因的两侧。利用中国春遗传背景的缺-四体和双端体结合AFLP标记Apm109确证了SSR标记定位的可靠性,进一步证明该基因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
学科主题农作物 ; 园艺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9719]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其他01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韬,张增艳,林志珊,等. 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9):1105-1109.
APA 李韬,张增艳,林志珊,陈孝,高珊,&辛志勇.(2005).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作物学报,31(9),1105-1109.
MLA 李韬,et al."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作物学报 31.9(2005):1105-11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