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
张满效; 王辉; 黄久常; 王邦锡
刊名兰州大学学报
2000-12-30
期号6页码:87-92
关键词乙烯 ACC MACC PA 渗透胁迫 D-Arg 小麦幼苗
中文摘要渗透胁迫能够诱导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累积,增加乙烯释出;ADC的竞争性 抑制剂D-Arg可以有效地逆转内源PA,ACC以及乙烯在渗透胁迫下的累积和释出增加,但 能促进胁迫下MACC的累积.这是由于D-Arg竞争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PA的生物 合成,有可能造成氨丙基的累积,加速了Met循环,导致ACC过量形成并迅速转化为MACC,因 此,就表现出OS+D-Arg处理6 h和12 h小麦幼苗内源PA和ACC含量下降,MACC明显积累,乙 烯释出量减少.综合实验结果认为:D-Arg可能与植物体渗透胁迫下的“去毒代谢”保护 机制有关.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4997]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满效,王辉,黄久常,等. 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2000(6):87-92.
APA 张满效,王辉,黄久常,&王邦锡.(2000).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6),87-92.
MLA 张满效,et al."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 .6(2000):87-9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