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期刊论文
旱地和灌溉地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与比较
张满效; 何军贤; 黄久常
刊名甘肃科学学报
1998-03-30
期号1页码:4
关键词内源多胺 小麦 水分亏缺胁迫
中文摘要水分亏缺胁迫导致小麦叶片内源多胺累积。灌溉地和旱地的小麦叶片早上7∶00的内源多胺含量和叶片含水量均随发育期逐渐下降。但在中午13∶00,小麦抽穗期,腐胺和亚精胺开始升高,到灌浆期,3种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同时出现大量增多。但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变化与早上和晚上19∶00不同,水地多与旱地。抽穗期、灌浆期的叶片晚上变化趋势与中午相同,3种多胺的含量增加更多,但这时亚精胺、精胺含量旱地高于水地。到乳熟期,3种多胺各自下降到较低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籽粒灌浆期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增加具有增强种籽发育的作用,在受旱条件下,还可能具有促进种子早熟的功能。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zu.edu.cn/handle/262010/154767]  
专题生命科学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满效,何军贤,黄久常. 旱地和灌溉地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与比较[J]. 甘肃科学学报,1998(1):4.
APA 张满效,何军贤,&黄久常.(1998).旱地和灌溉地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与比较.甘肃科学学报(1),4.
MLA 张满效,et al."旱地和灌溉地小麦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动态与比较".甘肃科学学报 .1(1998):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