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周晓鸿1; 田芳2; 杜丽璞1; 王轲1; 林志珊1; 叶兴国1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2012
卷号45期号:14页码:2801-2814
关键词植物 农杆菌 根瘤菌 内生真菌 植物病毒 互作
ISSN号0578-1752
其他题名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s and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lant Improvement
英文摘要植物与微生物在长期的侵染和抗侵染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互作关系,二者相互利用、协同进化。一些病原微生物致病能力的变化或增强迫使植物提高抗病性,同时改进了植物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关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促进了植物基因工程育种途径的创立和生产潜力的提高,尤其微生物介导的基因转移已成为改良植物的重要工具。本文概括性综述了植物与一些主要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应答反应、信号传导和分子基础,以及利用有益微生物对改良植物性状和生产水平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植物对主要有益微生物的应答途径,以及植物和农杆菌、根瘤菌、真菌及植物病毒互作的分子信号系统,并介绍了它们在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有益微生物的两面性,改变传统观念,进一步利用有益微生物的正向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抗逆性、品质和生产潜力,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学科主题农业基础科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0635]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周晓鸿,田芳,杜丽璞,等. 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4):2801-2814.
APA 周晓鸿,田芳,杜丽璞,王轲,林志珊,&叶兴国.(2012).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45(14),2801-2814.
MLA 周晓鸿,et al."植物与有益微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 45.14(2012):2801-28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