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分子生物学系
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克隆和功能验证
高翔1; 佘茂云1; 殷桂香1; 于洋2; 别晓敏1; 杜丽璞1; 徐惠君1; 叶兴国1
刊名科技导报
2009
卷号27期号:23页码:70-75
关键词小麦 6-SFT基因 烟草 转基因 抗逆性
ISSN号1000-7857
其他题名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Determination of Fructan Biosynthesis Enzyme Encoding Gene 6-SFT from Commo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英文摘要许多研究表明植物中果聚糖累积有助于提高植物耐逆境胁迫能力,但对小麦中果聚糖合成相关基因及其与抗逆性关系还缺乏研究.本研究拟从普通六倍体小麦中克隆出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广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以期解析小麦通过累积果聚糖途径提高自身抗逆境胁迫能力的分子机理,为转6-SFT基因提高小麦抗逆境胁迫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利用touch--down PCR技术从小麦品种杨麦6(Triticum aestivum cv.Yangmai 6)基因组及cDNA中分离出编码6-SFT基因的全长序列,运用生物学信息技术对其编码蛋白的相关理化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预测,同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所克隆的小麦6-SFT基因转入了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了抗旱、抗盐和抗低温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中6-SFT基因的gDNA和cDNA长度分别为3 134 bp和1 851bp,序列结构分析表明该基因含有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编码产物为约68kD的蛋白质,其等电点(p1)约为5.25,具有液泡定位信号:转小麦6-SFT基因烟草植株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抗盐和抗低温能力.本研究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小麦抗逆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学科主题分子生物学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29694]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翔,佘茂云,殷桂香,等. 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克隆和功能验证[J]. 科技导报,2009,27(23):70-75.
APA 高翔.,佘茂云.,殷桂香.,于洋.,别晓敏.,...&叶兴国.(2009).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克隆和功能验证.科技导报,27(23),70-75.
MLA 高翔,et al."小麦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克隆和功能验证".科技导报 27.23(2009):70-7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