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
慈晓科; 张世煌; 谢振江; 徐家舜; 卢振宇; 茹高林; 张德贵; 李新海; 谢传晓; 白丽
刊名作物学报
2010-12-12
期号12页码:2185-2190
关键词玉米 密度 遗传 产量增益
英文摘要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对直接种植法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合我国的评估方法,为遗传产量增益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1970s—2000s期间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种为材料,分别于2005—2006年(试验1)以及2007—2008年(试验2)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顺义试验基地进行。每个试验设置3种密度。依据1970年代单交种在3.0万株hm-2密度下的产量与2000年代的单交种在6.0万株hm-2密度下的年均单位面积的产量差异,计算得到1970s—2000s期间我国玉米遗传产量年增益速率为94.7kghm-2。在7.5万株hm-2密度下,2000年代单交种较1970年代单交种的产量增值是遗传因素...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1068]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慈晓科,张世煌,谢振江,等. 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J]. 作物学报,2010(12):2185-2190.
APA 慈晓科.,张世煌.,谢振江.,徐家舜.,卢振宇.,...&董树亭.(2010).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作物学报(12),2185-2190.
MLA 慈晓科,et al."1970—200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分析方法的比较".作物学报 .12(2010):2185-21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