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
李小军; 徐鑫; 刘伟华; 李秀全; 杨欣明; 李立会
刊名作物学报
2009
卷号35期号:5页码:778-785
关键词小麦 引进品种 选育品种 SSR标记 选择 贡献
ISSN号0496-3490
其他题名Genetic Contribution of Introduced Varieties to Wheat Breeding in China Evaluated Using SSR Markers
英文摘要利用363对SSR标记分析了在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11份国外引进品种和33份选育品种的遗传组成,旨在揭示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遗传贡献,指导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国外种质包含了选育品种所发现等位变异的76.3%.与不同时期小麦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比较发现,国外种质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最多(3.92),20世纪60年代(2.86)和70年代(3.01)基本一致,80年代有所升高(3.46).品种间遗传距离比较与品种等位基因多样性结果相吻合.比较引进和选育品种在SSR位点的等位变异频率变化,发现至少在33个SSR位点,国外种质等位变异在我国小麦育种中被优先选择(该等位变异在引进和选育品种的分布频率均高于70%),其中一些位点已知与产量、生育期和抗病等性状密切相关.表明引进品种在以上基因组区域对我国小麦品种具有非常高的遗传贡献.
学科主题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ais.net.cn/handle/2HMLN22E/130114]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小军,徐鑫,刘伟华,等. 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J]. 作物学报,2009,35(5):778-785.
APA 李小军,徐鑫,刘伟华,李秀全,杨欣明,&李立会.(2009).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作物学报,35(5),778-785.
MLA 李小军,et al."应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国外种质对我国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作物学报 35.5(2009):778-78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