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期刊论文
BSIT电导调制区的收缩和偶极区的形成
杨建红; 汪再兴; 张辉; 闫锐
刊名电力电子技术
2007-07-20
期号7页码:98-100
关键词晶体管 电学性能/偶极区 电导调制 双极型晶体管
其他题名BSIT电导调制区的收缩和偶极区的形成
中文摘要对大注入情况下的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Bipolar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简称BSIT)的特性作了数值分析。器件尺寸为15000nm×200000nm。分析结果表明,当栅源电压大于0.5V时,在适当的漏源电压下,漏电流就会达到饱和。在大注入情况下,漂移区出现电导调制区(Conductivity-modulation Region,简称CMR),漏源电压很小时,就会导致漏电流的剧增。漏电流的饱和与CMR的收缩有关,漏源电压的增加导致CMR的收缩。在CMR收缩时形成了偶极区,该区域是中性区,其空间大小及其中的电场与漏电压呈线性比例关系。这一关系将导致饱和电流随漏...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02.201.7.4:8080/handle/262010/102669]  
专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建红,汪再兴,张辉,等. BSIT电导调制区的收缩和偶极区的形成[J]. 电力电子技术,2007(7):98-100.
APA 杨建红,汪再兴,张辉,&闫锐.(2007).BSIT电导调制区的收缩和偶极区的形成.电力电子技术(7),98-100.
MLA 杨建红,et al."BSIT电导调制区的收缩和偶极区的形成".电力电子技术 .7(2007):98-10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