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任勇; 李生荣; 罗建明; 何中虎; 杜小英; 周强; 何员江; 魏育明; 郑有良
刊名遗传
2013-12-23
期号02页码:145-151
关键词绵麦37 衍生品种 产量 抗病性 SSR标记
英文摘要优良亲本的创制和利用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文章对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和抗病性进行比较鉴定,并利用SSR标记检测高产品种绵麦367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结果表明:衍生品种丰产性显著提高,穗粒数的增加是衍生品种增产的主要因素;绵麦37及其衍生品种高抗当前国内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特别是高抗对Yr24/Yr26具有强毒性的条锈病新菌株V26;绵麦37优良的抗病性很好地传递给了后代品种;在绵麦367等后代品种的遗传背景中,绵麦37的遗传贡献率达78.9%,其中A、B、D基因组中的遗传率分别为75.0%、83.6%和74.2%,远高于理论值50.0%;衍生品种绵麦367与绵麦37相同染色...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2181]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绵阳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勇,李生荣,罗建明,等. 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J]. 遗传,2013(02):145-151.
APA 任勇.,李生荣.,罗建明.,何中虎.,杜小英.,...&郑有良.(2013).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遗传(02),145-151.
MLA 任勇,et al."绵麦37特异位点在其衍生品种中的遗传贡献率分析".遗传 .02(2013):145-15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