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作物科学研究所  > 遗传育种系
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
田玲; 李斌; 张晶莹; 范胜栩; 闫淑荣; 孙君明
刊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卷号15期号:6页码:1295-1304
关键词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
ISSN号1672-1810
其他题名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Gene Expression of Isoflavone Synthesis Relative Enzymes and Isoflavone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Seed Development in Soybean
英文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定量PCR 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的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与各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不同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趋势不同,CHS7、CHS8、CHR、CHI1A和IFS2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而IFS1和CHI1B1的表达趋势与异黄酮积累模式相反。IFR的表达模式在2个大豆品种中存在相反的趋势,在LHD2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反,而在NHZ 中与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同。结果还表明,同一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也存在差异。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中CHS7和CHS8以及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家族的CHI1A的表达水平相对其他成员较高,异黄酮合酶基因家族中IFS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IFS1的表达量,预示这些基因家族在大豆子粒异黄酮积累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此外,各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性在2个品种中也不尽相同。LHD2中CHS7、CHS8和IFS2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CHI1B1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HZ中,IFR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与多个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这预示了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差异的潜在遗传基础。各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品种中,苯丙氨酸水解酶PAL1与4CL,4CL与CHS2以及CHS1与IFS2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黄酮的合成与积累。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奠定了基础。
学科主题遗传学 ; 农作物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1.203.20.206/handle/2HMLN22E/902]  
专题作物科学研究所_遗传育种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田玲,李斌,张晶莹,等. 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6):1295-1304.
APA 田玲,李斌,张晶莹,范胜栩,闫淑荣,&孙君明.(2014).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5(6),1295-1304.
MLA 田玲,et al."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模式与异黄酮积累的相关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5.6(2014):1295-13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