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电子学研究所  > 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三维细胞侵袭模型研究
作者郝锐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7-05-27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德勇
关键词微加工技术 细胞侵袭 三维模型 重复性
学位专业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中文摘要

   细胞侵袭描述了细胞在三维细胞外基质中的移动过程,其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理和病理活动中,研究细胞侵袭对相关生理活动发生机理的理解,以及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体外重建细胞微环境建立三维细胞侵袭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体内细胞侵袭现象,但传统的三维细胞侵袭模型存在重复性较差的问题。虽然微加工技术可被用于控制细胞生长区域而提高实验重复性,但目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三维细胞侵袭模型又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研究新型的三维细胞侵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使得能够在体外更加准确的分析体内细胞侵袭情况。

   本论文基于微加工技术研发了一种三维细胞侵袭芯片。首先将细胞接种到具有微结构的侵袭小室中,由于微结构表面的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分子层会抑制细胞粘附,使得细胞逐渐生长成为形状和位置确定的三维细胞团,然后在侵袭小室中加入胶原,固化形成三维细胞外基质,三维细胞团便可侵袭进入胶原内部。

   对于三维细胞侵袭芯片的制作,选择聚二甲基硅氧烷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金以及玻璃作为芯片材料,利用金表面化学修饰限制细胞生长区域,提高细胞侵袭实验重复性。采用微加工技术中的光刻、溅射、剥离、键合、刻蚀以及化学修饰等方法制作芯片。通过不断探索芯片制作工艺,使得芯片的制作过程简单,且芯片的性能稳定。

   制作完成三维细胞侵袭芯片后,本论文利用两种肿瘤细胞系进行了三维细胞培养,获得了形状和位置确定的三维细胞团,并探究了细胞接种浓度 (1×105 cells/ml2×105 cells/ml5×105 cells/ml) 以及芯片基底形貌 (直径为200 μm400 μm800 μm的圆形结构) 对三维细胞团平均高度的影响。

   在三维细胞团培养的基础上,本论文利用两种肿瘤细胞系分别对两种胶原进行了细胞侵袭实验,探究了不同种类细胞在不同胶原内部的侵袭方式,以及芯片基底形貌对三维细胞团侵袭能力的影响。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验证了三维细胞侵袭芯片能够模拟体内细胞侵袭,并提高细胞侵袭实验的重复性,为更加深入的细胞侵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传感器 ; Sensor
公开日期2017-06-0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e.ac.cn/handle/80137/10930]  
专题电子学研究所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电子所博硕士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郝锐. 基于微加工技术的三维细胞侵袭模型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