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厦门大学  > 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从定语到准定语:蒙受对象句法实现的机制与动因
蔡淑美
2017
关键词准定语 蒙受对象 句法实现 机制 动因
英文摘要本文通过系统考察准定语结构的语法化过程,揭示出这种特殊格式的形成机制和演变动因。结果显示,准定语结构大约在明代萌芽,清代时大量发展,清末和民国时期已完全成熟。实际上,准定语与定语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它们之间形成了发展的连续统。基于此,本文从句法和语义两方面分析了准定语结构的形成机制,并从蒙受对象句法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角度对其演变动因做出探讨。准定语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跟其他相关格式(如"介词+X+VO"、双宾式"VXO")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概括出其语法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这种结构的存在价值。;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6CYY040);国家语委项目(批准号:ZDI125-39)的资助
语种中文
出版者《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
内容类型其他
源URL[http://dspace.xmu.edu.cn/handle/2288/127561]  
专题人文学院-已发表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蔡淑美. 从定语到准定语:蒙受对象句法实现的机制与动因. 2017-01-0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