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广西民族大学
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
张泽忠 ; 韦芳
刊名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MZYA201303022&dbname=CJFQ2013
2014-11-14 ; 2014-11-14
关键词侗歌艺术 传承模式 “养心”论 场所化 去场所化
中文摘要田野调查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侗歌艺术传承场域聚合要素的规整性特征,一是离不开"民间性",二是彰显"神圣性";而转型期由于传承渠道的多样性,传承活动中的聚合要素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一是对传统意义上所持守的"民间性"及"神圣性"若即若离,二是急迫地向现代性"精英化"与"世俗化"演进。文章从"民间性与精英性"、"神圣性与世俗性"和"民间精英化与神圣世俗化"等维度,对"同质叠加与异质同构"、"超越性与诗意性的追求衍化为对现实性与世俗性的关注"和"衍化模式的交叉性与互渗性"等传承模式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其一,衍化模式的多维走向,使处于本体性源头、具有规整侗歌品质与品格特质的经典性歌论"饭养身/歌养心"发生了价值位移;其二,这是一个颇具现代性变化特征的"场所化"与"去场所化"(Non—places)转换过程所带来的演变和改变。
语种中文
其他责任者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 广西钦州学院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calis.edu.cn/hdl/530500/2457]  
专题广西民族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泽忠,韦芳. 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J]. 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MZYA201303022&dbname=CJFQ2013,2014, 2014.
APA 张泽忠,&韦芳.(2014).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MZYA201303022&dbname=CJFQ2013.
MLA 张泽忠,et al."转型期侗歌传承场域的多维走向与价值位移".http://epub.cnki.net/grid2008/brief/detailj.aspx?filename=MZYA201303022&dbname=CJFQ2013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